|咨询电话

027-85516152 (工作日日间)
15327190618 (夜间节假日)

科普知识

News

当前位置:首页 > 科普知识

什么是支气管结核,它应注意什么?

发布时间:2025-10-23 来源:原创文章 作者:张晓悦
字号:

支气管结核是指**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支气管黏膜或黏膜下层**引起的慢性传染病,多继发于肺结核,也可单独发生,主要影响支气管的结构和功能,可能导致气道狭窄、阻塞甚至肺不张。

支气管结核患者需注意的核心事项

一、严格遵医嘱治疗,杜绝自行停药/减药

这是控制病情、避免耐药的关键:

• 坚持规范抗结核治疗:需遵循“早期、联合、规律、全程、适量”原则,疗程通常比普通肺结核更长(12-18个月),即使症状缓解也需完成全疗程,避免结核菌残留或产生耐药性(耐药后治疗难度、费用会显著增加)。

• 定期复查:按医生要求定期做支气管镜、胸部CT、痰菌检查(如痰涂片、痰培养)及肝肾功能检查,监测病情变化(如气道狭窄改善情况)和药物副作用(如肝损伤、神经损伤),便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
二、做好隔离防护,避免传染他人

• 呼吸道隔离:疾病活动期(痰菌阳性或症状明显时)需居家隔离,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;咳嗽、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,用过的纸巾及时丢弃并洗手。

• 注意个人卫生:勤洗手,避免用手触摸口、鼻、眼;家人需做好防护(如佩戴口罩),若密切接触者出现咳嗽、低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医检查。

• 环境清洁:居家定期开窗通风(每日2-3次,每次30分钟以上),降低室内结核菌浓度;患者的衣物、被褥可定期暴晒消毒。

三、关注呼吸道症状,及时处理异常

• 若出现咳嗽加重、咯血、呼吸困难(如活动后憋气)、发热反复等情况,可能提示气道狭窄加重或病情进展,需立即就医,避免延误处理(如严重气道狭窄可能需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,如球囊扩张、支架植入)。

• 避免用力咳嗽(尤其咯血时),防止损伤支气管黏膜,加重出血或气道损伤。

四、调整生活方式,辅助病情恢复

• 保证营养支持:多吃富含蛋白质(如鸡蛋、牛奶、瘦肉、豆制品)、维生素(新鲜蔬果)的食物,增强免疫力;避免辛辣、刺激性食物,减少对支气管黏膜的刺激。

• 规律作息与休息:避免熬夜、过度劳累,保证每日7-8小时睡眠,减少身体消耗,助力免疫系统对抗结核菌。

• 戒烟戒酒:吸烟会直接损伤支气管黏膜,加重气道炎症和狭窄;酒精可能影响抗结核药物代谢,增加肝损伤风险,必须严格戒除。

五、心理调节,避免焦虑

支气管结核疗程长,可能伴随气道不适或治疗副作用,易产生焦虑情绪。可通过与家人沟通、了解疾病知识(明确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)、适度放松(如听音乐、轻度散步)缓解压力,保持积极心态配合治疗。

如果目前已出现明显的咳嗽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建议尽快到呼吸科或感染科就诊,通过支气管镜等检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,以便尽早制定治疗方案。